近期代表性成果:入下1、入下Angew: 调节单原子掺杂二氧化钛中晶格氧的电荷转移以HER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姚建年院士和北京交通大学王熙教授分别以TM1/TiO2和HER为模型催化剂和模型反应,系统地研究了催化作用下的电荷转移。在超双亲/超双疏功能材料的制备、半场表征和性质研究等方面,半场发明了模板法、相分离法、自组装法、电纺丝法等多种有实用价值的超疏水性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。术引2013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。
藤岛昭教授虽然是日本人,领互联网但他与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,这种密切的关系体现在3个方面:交流合作、培养人才、学习文化。藤岛昭,新风国际著名光化学科学家,新风光催化现象发现者,多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,因发现了二氧化钛单晶表面在紫外光照射下水的光分解现象,即本多-藤岛效应(Honda-FujishimaEffect),开创了光催化研究的新篇章,后被学术界誉为光催化之父。
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,互联不代表材料人网立场。
网发物联网智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。1977年出生,展进199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1999和2002年分别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硕士和物理化学博士学位。
2016年获国际天然气转化杰出成就奖,入下被评为中央电视台2016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。担任国际催化协会委员,半场任中国化学会第28届和第29届理事会副理事长,2012年起任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。
2017年获德国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协会(DECHMA)和德国催化协会催化成就奖(Alwin Mittasch Prize 2017),术引所带领的纳米和界面催化团队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。【Nature、领互联网Science发文情况】本次调查报告以WebofScience为检索工具,在2014年到2018年,中国高校参与及合作研究共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101篇材料类文章。